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 http://www.znlvye.com/
冬天难得遇上晴朗的周末,小胡趁着太阳正好把被子、冬衣拿去阳台晾晒。做完这一切,她打开朋友圈享受假日的惬意。没承想,这一打开便跌进了一个金色的世界。原来,半个朋友圈的人都去灵川海洋赏银杏叶了!小胡还没来得及点赞评论,手机上的新华社App弹出一条资讯——《青山银杏恰醉人》,内容正是桂林灵川县海洋乡的银杏风光。
灵川的秋写在银杏树林里
从桂林市区出发驱车在大兴线省道上,待看到星星点点的银杏显露于山林间,即可确定大名鼎鼎的灵川县海洋乡到了。当游客小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在银杏树下的照片时,评论区满是赞叹美景和询问拍照地点的留言。
“这张是在大塘边(村)拍的,古村落和巨大的银杏树很有氛围感。我最喜欢这张,在大桐木湾(村),小朋友玩树叶好开心。”在小婷的图片中,阳光透过金色的银杏叶,给村屋罩上斑驳光影。村民散养的鸡在落叶上信步,安静的氛围仿佛能听到银杏叶摩擦发出的“咔嚓”声。
“海洋赏银杏、訾洲赏枫叶、恭城观柿子”一直是桂林赏秋的经典线路。不过今年的银杏有些特殊,不少银杏叶还没黄就落下了,让地上的“银杏毯”似乎黄得不够纯粹。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根据往年的记录,11月初到12月初是桂林观赏银杏叶的最佳时期。但今年9月至10月上旬桂林气温偏高,银杏树容易缺水,如果补水不及时,就会快速落叶。此外,温差较小也不利于叶片变色。”
不过,由于海洋银杏美名在外,加上这几天天气晴好,大批游客还是跑来赶了一趟“尾圩”。“前两天央视的记者来我们这儿拍摄,过几天就能在电视上看到我们灵川的银杏了!”大桐木湾村委主任秦永仕对此感到十分自豪。这已经不是灵川银杏第一次上央视了,早在年,中央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大美中国》栏目发布了一条长3分03秒航拍海洋秋色的视频,并在央视的多个频道展播。在发布这条视频的
“灵川的秋
写在海洋乡
百万棵杏树林里
深秋,银杏叶
随秋风摇曳出熠熠亮光
金黄的色彩
与蓝天白云山川河流村落农舍
形成一幅醉人的画卷……”
一位当地向导介绍,中国不缺银杏成林的风景,但像海洋银杏这样分布广、古树多、原汁原味的生态景观还是比较少见的。据说,海洋乡有约万棵银杏树,它们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植于田园间或村庄农舍旁。在这些银杏树里,近半数种植年代久远,其中距今约0年的“白果王”是海洋乡现存最大的银杏公树,高约50米,树干直径达1.6米。
小小银杏叶带来许多“快乐”
“大塘边村是绕着一个池塘建的村子,池塘边的古树老屋很适合拍一些人文人像的图片;滨洞村的老树比较多,村口有两棵年的,古树饭店门口有一棵年的,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但是比较远;小平乐适合航拍,银杏成林绕在村子周边,一栋栋民居好像嵌在黄金里,还可以在树下露营……”每年到了11月,就进入了灵川银杏的最佳观赏期,银杏叶给山林村落镀上了一层金色,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不少去过的游客还把游览经验写成攻略放在网络上,供大家参考。
尽管海洋乡的银杏观赏景点众多,不同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出片风格,但论银杏种植规模较大、较集中的地方还属大桐木村,这里也一直是游客赏秋的打卡胜地。据村民介绍,大桐木湾村有上百年的历史,村口塘边的桂花树下有清代同治十三年国子监太学生唐亨琦立的拴马石,他那建于乾隆晚期的祖屋也是村里古建民居中保存较为完好且最大的。走到村后的观景台,村中民居硬山式的小青瓦屋顶在一旁“白果王”树的映衬下,时间好像停滞了。摄影爱好者们在此架起“长枪短炮”,记录下一幕幕生动的村景。
不少家庭到此秋游,大人们专注拍照,小孩子则喜欢蹲在地上玩树叶。在落叶堆积的地方,小朋友们执意从地上抱起一大堆树叶向空中抛去,在树叶落下的间隙,是一张张眉眼笑弯的小脸。这份快乐秦永仕也体会过,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桐木湾村人,在他的记忆里,秋天的银杏叶就是“快乐”的象征。“我们小时候就喜欢玩银杏叶,落下来的叶子可以堆很高,可以在里面玩捉迷藏……”
满地的落叶把道路铺成了一条黄灿灿的“地毯”,“地毯”两旁有不少村民带着白果、红薯、芋头等乡土小食给络绎不绝的游客品尝。“现在因为来我们这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农家乐、农产品这些我们都做起来了。”秦永仕说,别看村落不大,这几天每天都有上千人来游览,村里平时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家帮忙。到了饭点,村里的小餐馆生意忙碌,以白果为主要食材的佳肴都上桌了。
白果是银杏树的果实,也是海洋乡的宝藏。一位吃饱喝足的游客表示,刚刚一道白果老鸭汤口味惊艳。汤蛊上桌,带来丝丝清甜香气。软糯的白果吸饱了老鸭的脂肪,金黄油亮。老鸭肉不见腥臊,炖至酥烂,骨肉分离不费牙。如此一来精华都到了汤里。舀起一勺汤汁,看着单调清澈,但入口滋味百转千回。首先攥住舌尖的是白果富有冲击性的“臭”味,汁水滑入舌根给大脑送去微苦的信号,几乎是前后脚,回甘占据了口腔。而老鸭的油脂此时像一份催化剂,把这份风味无限放大,难怪白果老鸭汤成了每桌必点的美味。
小小一片银杏叶,带来了一车车游客。笑容不仅绽放在游客们的脸上,也绽放在吃上了“旅游饭”的大桐木湾村民的脸上。(李思静黄勇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