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新中国成立初的上海市区,从早到晚,在街头巷尾里,那此起彼伏、声调不一的叫卖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市民的生活水准处在勤俭治家的低消费状态之中。
“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
此种叫卖声,多出现在晚上8时以后,听到“笃、笃、笃”的敲竹声,居民就知道卖糖粥的人来了。此刻,住在楼上的居民伸出头来叫着:“等一等,买糖粥。”而楼下的居民拿着锅、碗直接出门。那挑担的卖粥人就会停下来等候。有时也会出现“人来疯”现象:一家去买、家家都去买、一家不去买、家家都不去买,弄得摊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懂是怎么回事。
“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一年四季都叫卖。有段顺口溜:“春夏秋冬轮流转,一年四季敲不停,吃碗桂花赤豆汤,冬暖肺腑夏凉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那芬芳飘香的桂花和血糯的赤豆,吃在嘴里,美在心里。我小时候就喜欢吃桂花赤豆汤,但限于家庭条件,个把月能吃上一碗就不错了。记得,吃上一碗桂花赤豆汤,那滋味可回味一个星期。
“白糖梅子。”
卖白糖梅子的小贩,手提一只竹篮,上面盖块白毛巾。翻开白毛巾,里面是一只只内绿(梅子)外白(白糖)十分饱满的白糖梅子,非常诱人口馋。我也尝过白糖梅子,酸溜溜,甜丝丝,味道真不错,但也有的白糖梅子酸得让牙齿发抖,故买来吃的人并不多。
“香炒糯米热白果。”
卖白果的叫喊声别具一格:“香炒糯米热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一分洋钿卖一个。”更有风趣地叫喊:“姑娘吃了生酒窝,老人吃了乐呵呵。”以讨个口彩。
热炒的白果,闻闻香,吃起来很糯,所以生意很好。卖白果的小贩,挑的担子,前面是炒锅,后面放生白果,现炒现卖。
白果有毒,炒熟后毒性频减,但一次不能多吃,一般吃5、6颗,最多吃10颗。
现今,“香炒糯米热白果”的叫卖声已听不到了。若想吃热白果,可放在微波炉里烤。但其味道虽糯却不香,口感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