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靠海吃海不用补碘沿海地区可不等于要吃无碘 [复制链接]

1#

*才喜剧导演伍迪·艾伦曾用这个笑话自嘲过犹太血统:“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同时生病,症状一模一样,我就想说等他看医生之后知道什么病,跟他吃一样的药就可以了,能省几百块诊金。但转天我听到消息,医院看病当天就死了。医院花了几千美金做各种检查,但医生仍然认为我只是普通感冒,我只好打电话给朋友的遗孀,问他到底是什么病。结果他的遗孀告诉我:医院的路上遇到了车祸……”

这个笑话除了让我们了解犹太人民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外,其实更重要的一个领悟应该是:不要盯着别人的病历来琢磨自己的身体。

昨天发了文章(加碘盐VS无碘盐,你要买哪个?)之后,收到了一些类似的留言:身边有一些朋友出现甲状腺问题,所以我坚决不吃加碘盐。如果是来自沿海地区的读者,结论还会加上:沿海地区不需要吃加碘盐。真的可以这样简单的下结论么?

我们曾经提到过,在考虑所谓体质的时候,个人体质特点,要远大于环境带来的地区性体质特征,更远大于所谓的“中国人体质特点”,碘的问题也一样。

例如甲状腺结节,病因可能是碘过量,也有可能碘缺乏或者其他问题,甚至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不代表患者一定碘吃太多。同事有结节所以自己不能吃加碘盐,那同样的逻辑下,看到邻居家小朋友长不高,自己就应该给孩子补钙么?

至于因为住在沿海省市,海鲜吃的多所以碘过量所以要吃无碘盐?事情还真不是这样的。海产品可以补充一定的碘,但是有些多有些很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

列一下食品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给出的一些主要食品的碘含量(微克/份),除了海带很高外,每餐吃鱼虾提供的碘,并不比奶制品、鸡蛋、蔬菜水果高多少。因此沿海人民的食谱并不能带来碘摄入的明显优势。

紫菜海带虽然含碘多,但我们不是日本人,吃的总量不多。我们日常吃的多海鲜,比如海鱼很多含碘量并不高。中国居民目前的碘摄入来源,其实主要来自两部分:加碘盐和饮用水。两者相加基本贡献了95%的碘摄入。

水碘含量中度地区,各饮食对碘摄入的贡献率(《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态的风险评估》年)

下图是年几个省市居民碘摄入中食盐贡献率的对比图,加碘盐提供的碘占到整体膳食碘摄入的60-80%,上海等地区甚在90%左右。

几个省市食盐对碘摄入的贡献率(《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态的风险评估》年)

比例这么高,那上海人民有没有因此碘超标呢?先说一下碘超标和碘不足的标准,是按照尿液中碘含量,也就是尿碘的数值来判定的。WHO给出的判断依据是当地的MUI尿碘中位数(也就是将测试者的尿碘数值大小排序,最中间的那个人是多少):对于儿童、一般成人来说MUI微克/升说明当地碘缺乏,-是适宜,-是过量但风险不大,以上属于碘超标有健康风险。

不同人群尿碘中位数值及对应的健康情况。

而上海的尿碘中位数属于正常值,其中约20-30%的居民尿碘数值偏低,40%属于适度,20%属于轻微过量,10%左右属于有碘超标健康风险。甚至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沿海地区(浙江沿海城市、上海、福建沿海农村)的孕妇,尿碘低于标准(微克/升),这些地区的孕期妇女的碘摄入量仍然不足,这对于妈妈和胎儿的健康负面影响需要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