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皮肤科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s://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图文版权所有,不得盗用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银杏季,那金色树叶漫天遍地的风景,构成了最经典的秋天画卷,让人永远都看不够;欣赏银杏风景的脚步,也似乎一刻都停不下来。银杏是中国的本土树种,也是佛寺必植的树木之一,因此历史积淀下来,很多地方都有知名的银杏风景。银杏可群观,也可单赏。上了年岁,体型巨大的老银杏单株就是一抹壮观的风景。比如网上爆红的西安李世民手植银杏,据说一天吸引七万人前往瞻仰,可谓极其壮观。
要说徐州周遭最有名的银杏景观,当属近年来大热的邳州。几百平方公里的规模浩浩汤汤,如梦如幻的时光隧道一年一年愈发响亮,俨然成为了邳州乃至徐州旅游的名片之一。但是邳州银杏虽然名气响,规模大,却缺乏知名的古树。据查最大的一棵四户镇白马寺银杏,号称岁,实则亦可能不足千岁,从网上图片看来,外形和生长状态也称不上十分美观。将其归为全国范围内的头品,略显不足,加之邳州距离徐州市区路途遥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表象如此,却不代表真实情况。其实泛徐州地区算是一个古老银杏相对密集的区域。眼光不用放远,在近郊五十公里以内,就分布着不少千年级别的银杏树,它们或是藏身古庙,或是避居山野,或是大隐于市,大都默默无闻,却又无一不见证了千年的兵火沧桑。只不过随着行*区划的变迁,现多数已不属于徐州“编制”了。
徐州南郊的皇藏峪群山两侧,分属宿州埇桥区和萧县地界,堪称千年银杏万花筒,自汉王南下,半日光景一条线路穿山越野,壮美遍览。
“白土银杏”,(雌)紧邻汉王镇的萧县白土镇是个千年古镇,也是南北朝刘宋王朝开创者刘裕的故里。苏轼在徐州当官时,在这里发现了煤炭,并欣喜的作诗庆祝。白土小学院内,有一颗年的雌银杏,树高18米,胸径1米,学校原址为净梵禅寺,这棵古银杏树就生长在大殿前面,年被雷击,树的上半部分五大主枝均坏死,但主干还活着。也就是说,这棵树原本看起来应该要比现在壮观庞大得多。这所学校也是艺术大师朱德群的故里母校,这棵银杏树则是朱德群记忆中“家”的唯一符号。“当年白土镇上有一个寺庙,还是孩子的时候常去玩,在庙里有一个银杏树,在果子成熟时,常常爬上去摘,现在庙已经不在了,变成一个学校,但那棵银杏树还在。”
整棵树显出非常明显的阴阳两态
树前的刘裕塑像
粗大的断枝
古树已然成为这座学校的文化图腾
“天门寺银杏”,天门寺坐落萧县东南白土镇境内,属皇藏峪风景区的一部分,与徐州南三环直线距离十公里。天门寺里的一株银杏雌树,胸径1.7米,树高37.5米,树高可排入国内银杏树前几名。
国内的银杏年龄,往往存在虚报的现象,很多树木真实的年龄,往往要比号称的小上一半。此树号称年,据史料记载,公元年南朝开国皇帝刘裕之子宋文帝刘义隆在天门山兴修寺院,后院银杏树为建寺时所栽,如此算来,真实树龄应该近年。然此树巨大耸立,树形极为周正,虽为银杏,却有水杉之姿,极为罕见,颇有“皇家风范”。树冠茂盛葱郁,像一把巨伞覆盖着大半个寺院,冬季树叶落完时,像极了立姿的千手观音。
年龄与外形皆突出,如果从徐州周边的银杏中选出唯一的形象代表,那无疑就是这棵。
冲天之姿
典型的水杉状,树干部极高
“瑞云寺银杏”,是雌雄两棵,坐落在皇藏峪瑞云寺院内,与天门寺直线距离五公里,传说瑞云寺始建于唐朝初年,树为建寺时所栽,树龄应在余年,寺中院一株雌树高18米,胸径0.68米,年被雷击,树皮被剥去一半。寺后院一棵雄树,高26米,胸径0.88米,枝繁叶茂,长势壮丽。该树根又发芽长出两棵小树,并一高一矮,一粗一细,大家称为抱子携孙树。皇藏峪和天门寺里面是中国最大的古青檀树群落,千年、甚至两三千年的青檀树随处可见,相比而言,这几棵银杏倒算是“小字辈”,名声被埋没了不少。
前院的雌树不甚高大,但颇有仙气,真如同金色瑞云一般。
后院的雄树要高大许多,叶子*的时间也要晚一些。
抱子携孙
“城阳银杏”,从天门寺往南五公里,庄里乡城阳小学院内,有一棵千年以上古银杏雌树,树高18米,胸径1.3米。该树树冠葱郁参天,枝繁叶茂,像一把巨伞遮地半亩,巨大挺拔,树貌漂亮,煞是好看,号称“美人树”。因周围并无大树,所以在视觉上显得极其突兀。但此地隐藏颇深,在村里七弯八拐方才到达,直到最后一个转弯处才看到学校院墙里的这棵树。小学旧址为三教寺,后改为学校,该校师生很爱惜这棵古树,他们还给树装置上了避雷针,以防夏日雨天雷击。古树配着远处山上的风电背景也是非常有趣。
极为粗壮
树前残存的古碑,其上文字已不可考
“尠沟银杏”,庄里乡往东行驶五公里,尠沟小学院外,有一棵异常雄伟的年雄银杏树,胸径1.4米左右。不像城阳银杏那样隐藏的颇深。未至尠沟村,便在半路上就远远就看见这棵状如怪物般的大树从村庄屋顶中高高耸出。村民介绍,雄树并不结果,但开花时节,可为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雌树授粉——这么说来,前面城阳和天门寺的银杏都是这棵树的妻妾了。
此地位于皇藏峪正南,为尠沟寺旧址,曾经的寺庙规模宏大,有三进院落,银杏树和甜水井位于庙前。晨钟暮鼓,青灯*卷,僧人们个个诵着虔诚。烟雾缭绕,顶礼膜拜,香客们人人阿弥陀佛。如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唯有这株历史的孑遗还在俯瞰众生。
雄壮异常,树之巨人
彩色系带的方式显然学自天门寺
徐州城南沿着群山,有一条通往宿州的古官道,曾是纵贯中国南北的经济贸易大通道,也是一条*事、文化、宗教交流的咽喉要道。白居易、韩愈、苏东坡等在此为官或居住多年,留下过众多保留至今的文化遗迹。南北朝、唐宋佛教兴盛之时,更是在深山老林中修建了众多的佛教寺庙,天门寺、瑞云寺、流沟寺等皆是名刹,清同治《徐州府志》:“又有普照寺、尠沟寺、龙寿寺、白土寺、普照寺,俱金建……以上八寺俱在都仁乡”。中国本土化的佛教以长寿的银杏、松柏为尊,建寺之时,往往同时植下相关树种。寺院能够千年云隐,这些树苗亦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也就是皇藏峪群山中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千年银杏的原因。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连绵不断的乱世战火逐渐湮没了众多古迹,而上个世纪中叶,举国上下的大炼钢铁,更是最终彻底摧毁了尠沟寺等“封建遗毒”。能用的用了,能烧的烧了,寺庙成了一片废墟。后来,各村都在废墟上造了一所小学。这几乎成了附近所有寺庙和银杏树的共同命运和归宿,毁庙建学,在当时无疑被视为革命的、进步的;且无人能够冷静地想想,究竟是否得不偿失。不意谁又能料到,仅仅在几十年后,光复传统文化的思潮便又卷土重来呢?
位于群山最北端的桃山集,据记载曾有一普照寺,解放前破败坍塌,庙后原有一棵六人合抱的银杏树。如传闻属实,六人合抱约为10米,则胸径为3米多,本应为附近最大的一棵银杏树了,然而命运多舛,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砍伐,如今也只能从这只言片语中遐想其曾经的风采了。
尠沟往南三公里,有一古村名曰草场,群山环抱,据称为白居易《朱陈村》诗里提到的乌托邦“朱陈村”,亦是明初燕王朱棣囤兵堆薪之所,此村无银杏,却有千年古唐槐和百年古橡树,历史故事颇多。从草场村有路况极好的盘山公路翻越大山,但见一弯碧湖,便达到镇头寺。
“镇头银杏”,宿州埇桥区夹沟镇头寺院内有一对古银杏,男女各一株。雌树年长栽植于唐贞观三年(年),树龄有年以上,树高20米,胸径1.28米;雄树年青栽约余年,树高16米,胸径0.76米,被称为是一对“老妻少夫”树。镇头寺又名“大龙泉寺”,据传应是古流沟寺同址的寺庙。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符离生活了22年,渡过了整个青少年时代,逛遍了周围的山山水水,流沟寺是他最喜爱的景点之一,见于数首诗中。而龙泉寺的名字起于明中叶,在地方志中记载明确,两棵银杏树应该是从旧流沟寺继承下来的。寺庙周围的环境极为幽静,可与瑞云寺、天门寺、老海寺媲美,有一汪清泉自寺边涌出,浇灌着紧邻着的百亩稻田,自清代起为此地香稻米即为皇家贡米。
年龄较长的雌树
雌雄分列大殿两旁
“二郎银杏”,从镇头寺往南直行五公里,到达一个叫梁庄的小村子,此地坐落宿州埇桥夹沟镇西,旧时为一二郎寺,寺门前有古银杏雄树一株,被人称为“二郎银杏”。树高30米,胸径1.7米。侧枝分三层打开,冠幅平方米。一说栽植于汉代,其树龄当在0年以上;另一说植于明代,树龄多年。传说是朱元璋在此养兵蓄锐的时候,亲自种植的。此处原来有一寺庙,是二郎神庙。杨二郎担山撵太阳在此的典故很多。朱元璋来此,每日必到庙里烧香求平安,在庙前种植了此树。多年后,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来此屯兵三年,经常在此庙上供,马匹拴在此树上。此庙解放前尚存,文化大革命时,被拆除,后来当了夹沟镇的养老院,又变成一处养鸡场,现在闲置着。
现在这棵树仍位于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上,静静的看着南来北往的村民和车辆;生长状态略微不如前面几棵,树叶显得有些稀疏。
二郎银杏地处偏村,体形亦壮如村夫
鸭鹅为伴
“老海寺银杏”,离开皇藏峪群山,从夹沟镇往东20公里,另有一千年古刹老海寺。老海寺位于栏杆镇境内,此处以老寨山为主的六座低矮的山峰连绵起伏,从山外看极为普通,然而一入山场内,却是森林茂盛,鸟语花香,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刺槐枫杨郁郁葱葱,让人颇为惊讶,有“深山藏古寺”之感。寺前一道泉水,源于东山石隙中,蜿蜒流经寺前,水声潺潺。
古刹老海寺,原名“古龙泉寺”,由于环境清幽,景色秀丽而闻名遐迩。寺门前一对夫妻树。门东为雌树高25米,胸径0.9米;门西为雄树高28米,胸径1.47米。相传老海寺始建于晚唐时期,雄、雌银杏树与镇头寺相反,是一对“老夫少妻”。按照雄树前的标牌称树龄为年,但实地观之,这两棵树比起前面所有的古银杏树来说,虽然高挑,但明显呈壮年态,不太可能超过千岁,应该在~年之间较为合理。当前这两棵树长势杰出,枝叶旺盛,雄伟壮丽;尤其是雌、雄体态差别明显,如同人形。其中雄树更以"怀中抱子”的奇观招人留恋。这棵银杏树主干的分叉处,寄生着一棵*连树,犹如"怀中抱子”,堪称奇观,这棵寄人怀抱的“子树”,高达6—7米,树龄亦有多岁,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在寄生处的南侧,还附生了一株粗大的木槿花。右侧又附生了一棵松树,一棵老树四季皆成趣观,实可叹为观止。
雄树粗壮挺拔,像个年轻男子
雌树蜂腰细鳞,真如同女人一般
完美的卵形树冠
落叶之时,满地金*,这两株树是唯一没有被围栏封闭的,可以非常亲近。
“渔台银杏”,从老海寺沿着栏杆山麓向南10公里,到达解集镇,从镇中央一条颠簸的县道继续南行约五分钟,过了一个上岗,但见两山之间的谷地中,非常突兀的出现一个土台,周围有百年翠柏余棵,以辐射状排列,纵横成行,郁郁葱葱,气势非同一般。
传说此台是西周初期姜子牙(太公姜尚)的钓鱼台,当年姜太公曾在此垂钓河畔,大家为留念姜子牙筑台故称“钓鱼台”又建寺名曰“渔台寺”,渔台寺的历史,只有现存的“渔台寺施地代粮岳世碑”碑文可供考证。据碑文推之,最早建寺年代已不可考。康熙七年(年)6月17日戌时发生地震,殿宇倾颓,众信予以重修。最终延至年改设渔台寺中学止,历时约年。
另一说法该台是“古盟台”。相传是春秋时期,吴国与鲁国会盟的盟台。鲁派使臣子贡与吴国议和,故又名“子贡山”,从地理位置来看,较为可信。
学校分为两层,上层院子破败封闭,院内靠墙角有一株银杏雌树,远观隐没在翠柏中,近看则有张牙舞爪之态。据说在0年以上,我对此说法存疑,该树高18米,胸径1.55米,成长情况一般。
“张唐银杏”,相比南线的目不暇接,北线则孤单许多,然而徐州周围最老的一株银杏就位于此,从贾汪督公山上北望,天气好时,三公里远处枣庄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张唐村的一株巨大银杏历历在目,树龄2年,树高25米,胸径2.6米,胸围8.2米,主干周长8.1米,树冠覆盖面积平方米,是山东省第二古老的银杏树。
传说战国时期,古下邳国王派张姓人家到此处屯兵,后在此安居,栽此银杏。抗日战争时期,运河支队利用其树洞作为藏匿文件、传递情报的中转地点,曾在年被日本兵点了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它却仍生长旺盛,现在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此树从根部开始向周围分叉,是典型的丛生像,与南线的各株银杏看起来都不同。
徐州周边最年长的银杏,就这样静静的生长在这个极其偏僻的小村子里。
++++++++++++
遍数徐州周边的这些千年古银杏,虽然外形、年龄都不逊于国内最知名的那些,但可惜的是大部分未受到真正的重视,也没有哪一棵进行了有效的景观打造,与其说是保持自然,不如说是粗糙的放养状态,古树保护的水平令人堪忧。走了几处,和当地的看管人闲聊,给他们看了手机里西安网红银杏的照片,均表示很美很赞。问问他们为什么不也让落叶积攒成满地金*,纷纷答曰叶子落了是垃圾,当然要扫啊,让人颇为遗憾和无奈。可能身处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