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方治疗感冒咳嗽的经验 [复制链接]

1#

时方举例:男36岁,季节交替感冒一月余,用阿庆霉素无效,喘,咳嗽,喑哑。

炒枣仁6g炙麻*3g苏子6g苏梗9g桑白皮9g荆芥10g良姜6g乌药10g五味子3g白果2g蒲公英7g姜半夏6g三副加姜枣。

总的原则:我们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渴了再喝就已经晚了,感冒时尤其要注意喝水。天一生水,肾主水,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水的代谢,实证找膀胱虚找肾。咳嗽有痰,只要有泡沫,稀,不是很粘,就是有寒;痰聚成堆,粘成一团的是有热。药性平和的中药用药时我们用它的功效可以大量用,如*芪、麦冬、山药、鸡血藤;有些有偏性的药物,我们也可取其偏性小量用,如五味子、五倍子、细辛、肉桂(香料不可多用)、*连(苦寒)。哮喘缓解期主要看肾,肾经贯肝膈,入肺中,支脉入心中。故喘证与心肾关系密切。

先说感冒:季节交替的感冒往往是风寒感冒,外感寒邪伤肺初则辛溫解表,入里化热则辛凉解表。大部分感冒是风寒感冒应用温热药物,如麻*汤桂枝汤等。初期可以针刺、艾灸或拔罐,热力有了,鼓动经气,表邪可解。常常外面越寒,里面越有火,内热,如果里面没有热,就不会出痧,只会是粉红色。心与肺位于上焦,同居膈上属阳。细分心又属阳,肺又属阴,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二者很容易相互影响,肺调不好容易伤心。心属火,以火为用,喜温而怕凉,打点滴或抗生素都是凉的容易引起心肌炎;汗为心之液,发汗过了,伤心,所以常用五味子成人一般用3g收气、稳心(收过了也是邪)。感冒与胃腑关系也密切,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所以感冒要温脾阳,温胃。胃,一温就热,干姜少用,3g即可,其性燥烈。就连肉桂、桂枝都香窜。感冒药中常加少许利尿药(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为娇藏,不耐寒热,阳中之阴,如果过热则容易肺热叶焦,肺实体喜润泽,可用清凉药物但不可过(现在人的体质亦多偏凉)。

辛溫解表的麻*,体实的人可用,温肺,发散力强。生麻*生热,发散心阳,心脏病人慎用。炙麻*发散力弱,止咳平喘(冬不用石膏,夏不用麻*)。白芷辛散温通,香料,善通鼻窍,不可用多,3g,入阳明经,与蔓荆子均可止前额眉棱骨痛。苍耳子辛、苦,温,通鼻窍,走背,膀胱经。背凉可用。

再说咳嗽:咳嗽要会听咳的部位在哪,上焦中焦还是下焦,肺,胃还是肾。《*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形寒饮冷皆伤肺。”肝侮肺,木气过旺反侮金,肝的气机必须调畅,否则肺的功能会受影响。咳在上焦找心肺,一阳一阴,一血一气。咳喘日久伤肾气者可用五倍子一般3g至多5g收收肾气。乌药为理气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脏腑气滞可用,温脾肾,沉稳,慢发力,久咳适用。

止咳平喘的苦杏仁小毒入肺经,味苦降泄,肃降兼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白果有毒,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麦冬甘,微苦,微寒,滋阴药,药性平和,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天冬苦寒于麦冬且不入心,重止嗽)上三味都收敛,敛的力量如果杏仁是三到五分,白果就是十分,而麦冬介于两者之间不过没有毒,用它们收敛的时候斟酌下。另有苏子辛溫,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长于降肺气,敛。百部甘苦微温,功专润肺止咳无论新久,生用实证,炙用虚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