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难改净收益为负格局
在4月下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12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之后,面对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持续为负的窘况,各种批评声音纷至沓来。
2012年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收益为1434亿美元,外国在华投资收益为2008亿美元,两相冲抵,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为-574亿美元——这是继2011年净收益为-853亿美元之后,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连续两年突破此前最低值(2010年为-381亿美元),而如果从1998年算起,则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仅有2007—2009年为正值,其他年份净收益均为负值,15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已累计“亏损”高达-2813亿美元。
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为负如此之难改、累计“亏损”如此之严重,显然不仅需要高度正视,更需要拿出可行的整改方案,对其进行切实改变。
盘点针对中国对外投资的*策建议,其中以“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比重”的“调结构”最为主流。其意认为:当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占对外金融资产的10%,而储备资产占比却高达65%,如此,在以美欧国债投资为主的储备资产收益过低之下(美国1—2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1%以下),中国整体对外投资收益率必然会偏低。而同期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却占中国对外金融负债的63%,两相对比,显然,外国对华投资主要以直接投资为主,而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至今仍以储备资产为主。
似此,调整对外投资结构,通过“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比重”,似乎可以扭转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持续为负的格局。因为,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外国对华投资,其整体对华投资收益率可以达到6%,而中国因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过少,其整体对外投资收益率仅为2.8%。
可是,上述貌似可行的“调结构”建议,在实践中一定能行得通吗?此外,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持续为负的窘况,直接投资占比过低是根本原因吗?
其实,近10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并非不快,已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幅高达27%。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这一增量、以及增速,之所以仍不能扩大其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的占比,是因为10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在近乎同速增长。
而在这种格局之下,与其盲目加速对外直接投资,还不如相对抑制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速——因为,对外直接投资仅有资金远远不够,还需要谈判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全球运营能力相配套,而这显然难以一蹴而就,中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屡屡巨亏,如中钢集团投资澳洲铁矿亏损逾10亿美元,中化集团海外油田投资亦陷巨额亏损,“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的海外投资项目亏损比例更是高达2/3.
基于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然不能盲目加速,而是要协调好“练内功”与“走出去”的节奏,渐进加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占比。否则,建立在主观推测基础上的“调结构”(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其结果不仅难以为中国对外投资收益提供助力,反而极可能因盲目走出去形成对外直接投资亏损,从而进一步拖累中国整体对外投资收益率。
实际上,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较低”是较为合理的常态,反之则极不正常。而与“调结构”的对外投资*策建议相比,“货币价格不对称”才是中国对外投资净收益持续为负的根源——国内和国外货币利率的持续悬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仍处升值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