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否原著为何康姨妈这么恶毒,答案藏在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文/竹英

盛家老太太曾经对盛明兰说过这样一句话:“既然你明白,那是最好不过的。你要知道,再要强出挑的女儿,若摊上个赖汉就废了。嫁人,便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是啊,嫁人便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有些人嫁得好,也有些人嫁得不好。

康姨妈是《知否》中的反派,她心狠手辣,发卖庶女,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人命,她还和小秦氏交好,时常去顾家为难盛明兰,还一度想要将自己的庶女嫁给顾廷烨做小妾,故意给盛明兰难堪,还教唆她的妹妹王若弗给盛家老太太下毒,最后被盛家、王家、康家和顾家一起联名送进了慎戒司。

慎戒司是什么地方?

慎戒司受内务府所领,原只是用来处罚看管皇亲国戚的女眷,后来业务扩大,那些权贵人家中犯了大过错的女子,虽罪不至死,却再也不能现身人前,便统统送去此处。且慎戒司可不比寻常流放女眷的庵堂,一旦进去,非有皇命,终生不得再出来。

那里便是一个活死人墓,位于皇城一处极偏僻荒凉的角落,不论外头曾闹出多大的丑闻风浪,所有是非都随着人一道进去,就此掩埋于无形,再无可探听。迄今为止,还没听过哪家女眷进去后有活着出来的,多是终老后将尸身抬出来给家人安葬。

最后康姨妈是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地方,至死才能出,这样的下场是她坏事做尽,众叛亲离得到的惩罚,她是什么变成这样的一个人呢?

婚前康姨妈是王家的嫡长女,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从小机灵惯会讨得父母欢心,所以她的母亲王老太太对这个大女儿是偏爱的。

所以后来康姨妈给盛家老太太下毒,王老太太还是会拼尽一切保住这个心爱的大女儿,甚至不惜得罪王若弗也要保住这个大女儿,即便她罪行累累,王老太太也要护着这个女儿,当然最后没有成功,因为盛家有长柏,康姨妈最后还是被送进了慎戒司。

当她得知自己母亲没能救出自己的时候,她开始破口大骂,这个时候王老太太才伤了心,说:“三个儿女中,最对得住的就是你!在西北任上许多年,你大哥寄住在大学士门下读书,你妹子托付给他叔父,只有你,始终养在我们身边!可这些年,你一桩桩一件件,对得起你爹的在天之灵吗……”

可见从小康姨妈是受到父母许多偏爱的,她是王家最受偏爱的孩子。

加上康姨妈长得漂亮,从小养在自己父母身边,生的落落大方,还机灵会讨母亲欢心,她聪明,漂亮,出身名门,学识好,一身的名门闺女的气派。

就连后来康姨妈一家到盛家做客,饭席间,盛明兰看见康姨妈,也是惊艳了下,康姨妈虽然面有些憔悴,但是还是掩饰不了她美艳的样子,跟王若弗不太像。

比起她的妹妹王若弗,她真的是优秀多了,王若弗因为王家老太爷在外地为官,不方便带着她,便把她放在乡下叔叔婶婶家寄养。

叔叔婶婶虽然没有女儿,把王若弗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养,但是毕竟是商贾之家和高门贵府的见识是没法比的,所以王若弗从小就显得比较愚蠢,性子也是直来直去的,而且长得还比较平庸,所以后来世人都知王家最出挑的女儿的那个从小养在父母身边的大女儿。

后来王家老太爷回到京城为官,将王若弗从乡下接回王家,那个时候的王若弗是多么的自卑,自己的父母是多么的尊贵体面,自己的姐姐是多么美丽优秀,而自己却和这个家格格不入,像个乡野丫头,一点也没有千金小姐的样子。

从小王若弗就羡慕自己姐姐比自己优秀,等到嫁人的时候也是和姐姐争了很久,姐姐嫁的是贵族之家康家,而自己却是下嫁寒门子弟盛紘。

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结婚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王若弗婚后的日子比她的姐姐康姨妈是强很多了。

王若弗的夫家虽不是位高权重,却也财帛富足,家世清贵。她一不用给婆婆站规矩,二无妾氏烦心,夫婿人品俊伟,才识出众,仕途顺当,将来做个诰命夫人也不是不能想的。

后来盛紘虽然宠妾灭妻了十几年,但是盛紘这个人在大事上是拎得清的,最后林噙霜还是被赶出了盛家,这一生也未能再回到盛家。

王若弗的儿子女儿更是争气,都过得好,她虽然后来因为老太太被下毒的事情罚到宥阳盛家祠堂吃斋念佛十年,但是宥阳大房的人也不会为难她,而且她还有一个可心的刘昆家自愿陪着她去宥阳老家祠堂吃斋念佛,十年后她还是回到盛家,那时她早已儿孙满堂,日子过得也舒心。

反观她的姐姐康姨妈嫁到康家后,不仅仅自己的嫁妆都填了康家的窟窿,丈夫也是个沉迷酒色的公子哥,一屋子的庶子庶女让她来善后。

后来明兰看到康姨父觉得他和盛紘年轻的时候应该一样,都是个翩翩少年,可如今盛紘是个仪表堂堂的中年人形象,而康姨父却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还态度倨傲。

而康姨妈在这场婚姻中慢慢变得面目全非,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余生还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慎戒司度过。

为何王家两个女儿,出挑的姐姐结婚后不仅仅不如蠢笨的妹妹,还被关进了慎戒司。答案就像盛家老太太对明兰说的那句话一样:再要强出挑的女儿,若摊上个赖汉就费了

康姨妈出嫁之前就是个要强出挑的女儿,但是婚后却摊上了个赖汉,自己这一生都被毁掉了。

康姨妈选错人,婚后的生活千疮百孔

当初康姨妈这门婚事是她自己选的,当年康姨父和盛紘一同去王家提亲,康王两家门当户对,又有口头婚约,当初康姨父也是个翩翩公子,也是刚刚中了第,意气风发的大好时候,而盛紘虽然有功名在身,但是家底比康家是弱很多了。

康姨妈素来拔尖,心气儿高,也看不上寒酸的盛紘,自然选了康姨父。

当年康王两家虽然交好,但也只是口头婚约,当时王家老太爷慈爱,也不是很愿意和康家结亲,王家老太太更是看不起这个浮夸自大的康家世家子的,是康姨妈当年自己在屏风后头瞧中了康姨父。

她不怕男人有妾,她觉得自己有美貌,有手段,康家那样的家世才配得上她的身份,她的骄傲,让她选择了康家。

古龙曾说:“女人可以为了男人改变,但男人不可能为了女人改变,只不过是装的时间长久罢了。”

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男人的恶。男人结婚前是什么样,看起来无关痛痒的毛病,其实婚后会无比地放大,越发变本加厉。

康姨父是家中独子,从小也是在康家老太太的宠溺中长大的,他不比盛紘,从小没吃过什么苦。盛紘是小时候真正经历过人情冷暖,知道如今日子得来不易,所以多了比康姨父几分之意,后来在官场上混得也比康姨父更好。

康姨父原本就是富贵家族长大,习惯了富贵日子,花钱也是大手大脚,今日酒楼,明日戏子,流连于各种烟花之地,家里的妾是纳了一个又一个,庶子庶女生了一个又一个,每次花钱如流水,自己又没什么本事,日子久了,偌大的家业也快败光了,最后还是靠康姨妈的嫁妆度日。

她不仅仅要拿自己的嫁妆填补康家的窟窿,还要拿自己的嫁妆安置康姨父纳进的一个又一个小妾,还要用自己的嫁妆给那些庶子庶女日常开销。

所以康姨妈一开始就选错了人,最后婚后的生活千疮百孔。

康姨父有多坏,康姨妈就有多恶

康姨父婚前本身就是个公子哥,喜欢沉迷酒色,婚后只会变本加厉,后来康姨父不断地往家中纳小妾,而康姨妈不断地为他善后,打点安置妾氏。

日子久了,康姨妈也不是圣母,慢慢对这婚姻生出了恨,尤其是她看到当初她嗤之以鼻的盛紘却日渐出色,自己那个蠢笨没能耐的妹妹却越发风光,疼爱自己的兄长,有了家室后,也渐渐不那么有求必应了。

她更加恨了。

她本来就有手段,丈夫不断地纳妾,她就不断地发卖妾氏,妾氏怀孕她就下药,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人命,还背上了“妒恶”的名声。

盛明兰曾说:“若不厉害,如今康家怕更不如了。康姨妈算是官逼民反,难免背上‘妒恶’之名,那些屋里的人算是殃及池鱼,也不免被指狐媚活该,可真正有过错的那个,世人却不见得有多指责。”

那是个男权社会,谁不想当珍珠?谁又愿意变成鱼眼珠?可是在生活的逼迫下,有几颗幸运的珍珠能始终保持光泽明丽?

所以康姨妈的恶其实是被这无爱的婚姻所逼迫的,是被康姨父的荒唐造成的,可以说康姨父有多坏,康姨妈就有多恶。

只是世人都会说康姨妈狠毒,善妒,但是又有谁会说康姨父纳一屋子的妾的不是呢?

后来康姨父还曾说要休掉康姨妈:“若非看在你为公婆侍孝期三年,我定一纸休书给你!”

“男子三妻四妾乃常事,你自己善妒歹毒,就休说那!妻贤夫祸少,就是讨了你这祸害,我才郁郁不得志!若非父母之命,我焉能娶你?!”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康姨妈其实也是想好好过日子的,她操心整个康家,用自己的嫁妆去填康家的窟窿,还侍奉公婆,为他们守孝三年。

“康海丰!你只有三妻四妾吗?你这好色之徒!你的当旁人瞧不出你那黑心肝吗?倘你是个长进的,能立事当家,叫我能安生度日,别为儿女前程和银子操心,哪怕你讨上上百个千个小老婆,我绝不吭一声!偏你说得道貌岸然,全无能耐,今儿求告我哥哥,明儿求告我妹夫,还要拿我的嫁妆来填窟窿!”

康姨父自己不上进,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还一个劲地纳妾,完全不顾妻子的感受,导致后来康姨妈贩卖庶女妾氏,手上沾了不少的人命,家宅不宁,康姨父的仕途也好不到哪里去,康姨父将一切过错怪在康姨妈身上了,还深觉自己三妻四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这一刻,我突然觉得康姨妈极其的可怜。

发卖庶女,算计盛家,是她这一生的不甘的发泄

在古代,妾氏是奴婢,是可以任由主母发卖的,但是庶子庶女是主人家,是不能任意发卖的,就连曼娘那样的人生的孩子容姐儿在顾家,也不是下人,而是正经的主子,因为所有的庶子庶女最后都是记在嫡母的名下的。

就连王若弗教育如兰也是说越是大户人家的都是把庶女当成宝,因为女儿家出嫁后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所以越是大户人家对女儿越好。

哪怕不能好到过分,但是也不会落到卖女求荣的地步,更不会主动给自己女儿送过去给人做妾。

但是康姨妈做了,她不仅仅发卖庶女,还把康家的庶女康兆儿送到顾府,联合小秦氏一起说要把康兆儿送给顾廷烨作妾,还说康兆儿和明兰是表亲,两姐妹共侍一夫也是极好。

康兆儿的生母是康家老家正经抬进来的良妾,但是康兆儿的生母外无娘家可以依靠,没有靠山,又不受康姨父的宠爱,所以她的命都是拿捏在康姨母手中的,康兆儿为了自己生母的命,只能听了康姨妈的话,去顾家给盛明兰添堵。

不仅仅如此,康姨妈还让她身上带了剪刀,如果盛明兰接受了她就好,如果不接受她,让她找个机会用剪刀弄伤自己事发之后,康姨妈就上顾家门为她做主,到时候盛明兰就不得不接纳康兆儿了。

真是好狠的心计啊,幸好盛明兰有手段,在康兆儿身上找出了剪刀。

直接给了康兆儿两条路。

一、留在顾家,给顾廷烨做妾;二、由盛家出面,在宥阳老家找一个老实的庄户人家,给她添一份厚厚的嫁妆嫁了,在宥阳有盛家还有康兆儿姐姐和姐夫给她撑腰,量也没人敢欺负她。

康兆儿毫不犹豫选了第二条路:“不,我不愿意!我不愿做妾!我娘说了,哪怕粗茶淡饭,也别做妾了!谁也不是天生下贱,好好嫁人,做个正头老婆。”

后来康兆儿是由盛家老太太亲自写信告知盛家大房将她送过去好好找了一户人家嫁了,而康姨妈也认为是盛明兰将康兆儿强绑过去的,也不会为难康兆儿的姨娘。

盛明兰的手段自然高明,但也是康姨母平时对妾氏和庶子庶女太刻薄了,导致康兆儿那样反感的做妾。

康姨母为什么要这样为难盛明兰,甚至不惜将康家的庶女送过去给顾廷烨做妾,不是为了庶女着想,而是恨。

当康姨母看到自己的婚姻千疮百孔的时候,当年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妹妹却越来越风光。就连盛家像盛明兰那样的庶女都可以嫁到宁远侯成为顾廷烨的正室,而顾廷烨不仅仅是侯府嫡子,还是后来的宁远侯,更是当今天子的心腹,这泼天的富贵却让盛家得去了,而自己家却在朝中无人,很多事情还要有求于当初她瞧不起的盛家。

所以她嫉妒盛明兰一个庶女就可以嫁得那样好,而盛家有这么一个富贵的女婿,她嫉妒,她恨。

所以她才会不惜庶女的性命也要让她留在顾家。

她将庶女送到顾家做妾,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里庶子庶女太多了。康家好歹也是名门世家,康姨妈做出这样的事情是被逼的,因为康姨父的庶子庶女实在太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呢?

后来康姨父得知康兆儿被康姨妈送到顾家做妾,盛紘还告诉他,实在是不忍心他的女儿为妾,所以将康兆儿送到宥阳找了一户老实人家嫁了。

当时康姨父羞得脸都没了,回去就和康姨妈一顿大吵。

“到了今日,你还满口谎言!康家正经的姑娘,你当是丫头奴才,说卖就卖,说给人家做妾就做妾?!你眼里还有我吗?”康姨父怒声道。

康姨妈知道事情败露了,但是嘴上还是不饶人,讥道:“老爷如今倒像个做爹的了,还知道心疼闺女,只不知老爷这十几年来见过兆儿几回,怕是父女俩当面走过,老爷也未必认得出吧!”

康姨父的庶子庶女多到哪怕自己的女儿站在自己面前恐怕也不认识,如此荒唐,康姨妈怎能不恨!

康姨父气的只说康姨妈丢尽了康家的脸,好好的世家却沦落到将自己女儿送给别人做妾了。

康姨妈还是不紧不慢地说:“我这也是为了康家,前阵子,老爷不是正谋着起复吗?若顾侯能够帮老爷一把,岂不是事半功倍?以前咱们和顾家只沾了个转折亲,还的看我妹妹妹夫的脸色。你不是总瞧不上妹夫吗?说他圆滑,一味地钻营,丢尽了读书人的风骨,如今只要顾家收下兆儿,虽名声难听些,但是落了实惠。外甥女顾着亲戚的面子,必不会亏待兆儿,只要兆儿生下一男半女,咱们也能和顾家直接来往,顺便出口恶气。”

这段话说得康姨父都有些动心了,但是康姨妈她不知道她的计划泡汤了,连康姨父有求于盛紘帮助他复起的事情也泡汤了。不仅仅如此,康家还落了一个贩卖庶女的名声,这名声传出去,康姨父的仕途更加艰难了。

想到康姨妈这样行事,还失败了,连累到自己,他气急败坏说:“结了这门贵亲,盛家如今正得意着呢,哪里肯分一杯羹给旁人!你还上赶着送个贵妾去分宠?这不是挖人墙角吗?偷鸡不成蚀把米,没吃上羊肉,反惹了一身羊骚!”

康姨妈才知道自己的计划失败了,她气,她恨,所以她想了一个更大的计划。

后来她筹划给盛家老太太下毒,从头到尾精心策划,算准了盛紘是个重面子官声的人,也算准了盛家老太太没有娘家撑腰。

白果芽汁本非砒霜类毒,银针试不出来,只消老太太咽气,尸身僵硬,如手脚抽搐、腹泻、呕吐等症状俱无从可查,到时候,也是死无对证,就算出了什么岔子,所有疑点都落在王若弗身上,康姨妈只要一口咬死,自可撇得干净。

而且她有王若弗这么大的把柄在手,以王若弗的性子还不是要钱送钱,要什么给什么,以后盛家有什么她要不到的。

她是要毁了盛家,毁了自己亲妹妹的整个家族,她是王家最出挑的女儿,婚后的生活如此不堪,但是自己这个蠢笨的妹妹却越发过得好,儿子女儿都有出息,盛家越发风光,她不甘心,恨极了,所以她教唆王若弗给老太太下毒,最后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但是她又失败了,因为老太太很幸运,没有吃多少,在大夫的精心照料下保住了一条命,加上有盛明兰费尽心思地查老太太病的原因,终于找出了康姨妈下毒的证据,最后长柏回到盛家给了康姨妈最后一击败让她终身不得从申戒司出来。

康姨妈最后是盛家、王家、康家和顾家一起送进慎戒司的。

盛家送她进去是天经地义,讨回公道;王家的哥哥嫂子早就厌恶了她,康姨妈做尽坏事,还连累了王家的名声,王家老太太就算想护着这个最爱的女儿,在家族力量面前也不得不低头;康家康姨父和她的夫妻情分更是早就尽了,康姨父巴不得康姨妈被关进去,康家少了这么个麻烦,还不用休妻,继续维持与王家的姻亲,不管如何,康家的儿子还是王家的外孙,王家的助力不会断,康姨父更是愿意送她进去;顾家自然也站在盛明兰这边,老太太对明兰有恩,而且这件事只有盛家王家和康家三家还没有资格将康姨妈送进慎戒司,所以需要顾家的助力。

慎戒司是个非皇命不可出的地方,康家和王家都没有能耐为她讨得皇命,而顾家和盛家更加不会为了她向皇帝讨这个人情。

所以最后康姨妈余生都生活在恨中,她进了慎戒司,也是每天满嘴恨意,她这一生不甘的怨气,全部发泄到盛家了,最后失败了,她的恶,让我心生恐惧。

这是什么样的婚姻将一个女人逼到如此地步,我想一个人不管如何,心中也要有一份底线,古代不能离婚,现在的女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哪怕在不如意的婚姻,也要有一个底线。这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康姨妈就是没有守住那份底线,成为了那封建男权社会的悲剧。

而康姨妈的悲剧是因为她摊上了一个赖皮丈夫,但是这世间,识文断字是容易的,识人确实最难的,大多数赖汉都是披着画皮的,让人难辨识。

愿这世间女子都有火眼金睛能辨别出赖汉,千万不要摊上一个赖汉,因为在出挑能干的女人,摊上了一个赖汉就废了,康姨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这世间有多少比康姨妈还要惨的女子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