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众志成城抗旱魔来自嘉鱼县高铁岭镇的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

8月17日,骄阳似火。在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一组田边,随着一阵阵“咕噜”声响,干涸的沟渠终于流来清水,种粮大户高运才见状喜上眉梢,“我家多亩中稻终于有救了!”

这是嘉鱼县高铁岭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旱夺粮的一个镜头。

未雨绸缪早防范

“哪怕一直这样干旱下去,我们也不会减产。”8月17日,站在白花花的太阳下,高铁岭镇白果树村三组村民叶金泉信心百倍。

7月伊始,高铁岭镇组织干群对镇区8个水库、4个湖泊、3条河流,各泵站灌区沿线进行清淤,清理修整沟渠4.2万米,为新增蓄水创造了条件。

在白果树村,叶金泉今年种了12亩中稻,当前正是水稻生长的黄金期,急需用水。高铁岭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架设专线专泵,直接从蜜泉湖抽水引入到田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记者在叶金泉家的田边看到,每丘田都有两指深的水。叶金泉说,7月以来,镇党委政府就对白果树村的沟渠进行了提早清淤,让水渠畅通无阻。

“现在水稻正处于分蘖期,如果没水灌溉的话,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白果树村支部书记杜开新说。

由于干旱持续时间长,大岩湖水位骤降,较去年下降78厘米,装机60千瓦的孙家门泵站抽不上水,还送不到八斗角村三组沿线。

高铁岭镇当机立断,调度新装1台功率大的潜水泵,从大岩湖进行一级提水,保障孙家门泵站正常抽水,亩水田得到有效灌溉。

全员上阵抗大旱

持续的高温无雨,高铁岭镇旱情全面告急。高铁岭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墙上,每天都在更新旱情的最新数据。

“今年出梅以后,我镇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7成以上,各村普遍出现了干旱受灾情况。”该镇党委书记陈刚介绍说,高铁岭镇耕地面积4.76万亩,在田作物面积3.36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6万亩。目前,受灾面积达1.2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7.35%。

当天,该镇九龙村胡万咀泵站,镇长杜军华带领群众在荆棘丛生的杂草中,清理经年失修、部分垮塌的干渠。西海村、九龙村等村地处丘陵地带,水源差,连片水稻无精打采,抗旱迫在眉睫。

记者现场看到从未见过的场景:一根根水管从山脚顺着山道蜿蜒而上,周围的水塘已有一大半露出干枯龟裂的底泥。

“这几天,党员干部一直和我们吃睡在一起,没日没夜修渠。”村民们纷纷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干不成的事。

临江村投资3万多元,购买机械配件,一天之内便开机抽水;西海村连夜调动挖机对经久失修的老油铺沟渠拓宽清淤,引水抗旱。

“关键时刻担责,为了把抗旱工作抓细、抓实,抓到田间地垄,我们实行抗旱包保责任制,党委班子成员包村、驻村干部包组、村干部包种粮大户,责任落实到每丘田里。”该镇党委书记陈刚说。

汩汩清水保丰收

“水来了,水来了!”8月17日晚上8点,随着狮子山泵站的轰鸣声,清水通过两根直径毫米的大水管,爬上30多米的斜坡喷涌而出,流向干涸的农田。

“我家的口粮都在这里,这个水来得特别及时,帮我解决了困难,有水才有收成。”西海村一组村民冯成儒感激地说。

冯成儒家的稻田,地势最高,也是最早出现缺水的田块。“如果再继续缺水,田里的水稻就无法生存下去,一年的收成就打水漂了。”冯成儒说。

西海村狮子山泵站建于上世纪90年代,装机75千瓦,年久失修,泵站渠道早已淤塞掩蔽。

该村大部分农户种的都是水稻,进入旱季,水塘里的水源严重不足,村民急得直跺脚,也想不出好路子。

高铁岭镇水利站干部沈新河到现场查看情况,给他们提出了“联体用水、浅深结合、循环利用、控制节水”的解决思路,农户不再争水抢水。

“要夺得抗旱保秋收,就要统筹兼顾,要打通抗旱“最后一公里”,把水送到每一丘田里。”副镇长吕璨信心坚定,态度坚决。

截至目前,该镇累计投入抗旱资金万元,人力人次,修复启用泵站22座,投入设备余台套,清理维修沟渠4.2万米,抗旱自救面积1.5万余亩。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查生辉王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