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hospital/1026/doctorguide/全国各省年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截至7月26日,至少有25个省份公布了年上半年GDP数据。上半年GDP总量、GDP增速、居民收入究竟怎么样?一起来看最新情况:
年各省上半年GDP数据
GDP总量
——广东、江苏、山东位列前三,湖北居第七
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江苏、山东继续以明显的优势,位列全国前三,湖北位居第七。
其中,广东省上半年GDP总量达到.17亿元,是上半年“5万亿GDP俱乐部”的唯一成员,雄踞榜首。
这也是广东省上半年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照此趋势,广东省全年GDP有望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
江苏、山东是上半年“4万亿GDP俱乐部”的两个成员,其中,江苏省上半年GDP总量为.7亿元,山东上半年GDP总量为.3亿元。
从前三强的GDP增速来看,广东、江苏上半年GDP增速同为6.5%,高于全国6.3%的增速;而山东上半年GDP增速为5.4%,低于全国GDP增速。
GDP增速
——14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跑赢全国
从经济增速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
在上述25个省份中,14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跑赢了全国增速,这14个省份包括云南、贵州、江西、福建、湖北、安徽、四川、河南、湖南、山西、浙江、广东、江苏、宁夏。
其中,云南上半年GDP增速为9.2%,暂居全国第一位;而贵州以9.0%的增速位列第二名,而湖北增速为8%。
天津以4.6%的增速,暂时排名末位。不过,天津上半年GDP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天津市统计局解读称,虽然近两年天津市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经济进入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战略调整阶段,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实际也是正常的,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经阶段,天津经济发展的基础还在,潜力还在,基本面没有变。
居民收入
——京沪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31省区市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虽然31省份上半年GDP数据尚未全部公布,但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31个省份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这9个省份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在31个省区市中,上海、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突破3万元大关,是上半年全国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俱乐部”成员。
位居第三名的浙江省,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与前两名差距较大。
此外,天津、江苏、广东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跟浙江省一样同属“2万元俱乐部”成员。
湖北省内各城市年上半年GDP数据
湖北省内各城市年上半年GDP数据
湖北省内各城市上半年GDP数据公布完毕,武汉上半年GDP为亿,增速10.3%,GDP总量排名第二的是宜昌,宜昌上半年达到亿,增速7.71%;排名第三的是襄阳,襄阳达到亿,增速7.01%。
武汉在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10.3%,后劲十足,而湖北的一主两副规划,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和襄阳,经济总量增速也超过7%,超过上半年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在湖北自贸区设定后,武汉、宜昌、襄阳的GDP数据首次公布。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武汉70平方公里、宜昌28平方公里、襄阳22平方公里。
宜昌
宜昌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宜昌拥有长江、清江等大小99条河流的重要河段,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万千瓦,是我国乃至世界水电资源最富集、开发前景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以宜昌城区为中心的方圆公里范围内,目前已建或在建的有三峡、葛洲坝等巨型水电站。由宜昌水电站发出的电力,按0公里输电半径,已经输送到南至广州深圳、东至上海江浙、北至北京天津、西至成都重庆,可以说照亮半个中国,宜昌因此堪称“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是全国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宜昌境内有三峡人家、三峡大坝、三峡大瀑布、猇亭古战场、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长江三峡与三峡工程交相辉映,巴楚文化和土家风情水乳交融。
宜昌还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宜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达5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44平方米,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文明城市,宜居城市,连续三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宜昌在年重心在修复生态环境,宜昌段长江的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自年宜昌首次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多万宜昌人崇德向善、践行文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上戮力同心,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
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洁净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文明城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可持续发展,关乎*的执*地位。——市委书记周霁
教育重视
年4月原国家水利电力部决定将建设葛洲坝的一批专家留下来,为建设三峡工程建设做准备,在宜昌开办了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为国家培养水利电力人才。
国家水利电力部组建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新建的普通本科高校,直属于原国家水电部,为原国家水电部八大本科高校之一、原电力部六大本科高校之一。
年4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合并后组建能源部和水利部,学校直属于能源部。
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能源部撤销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于电力工业部。
年5月,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改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成为“工程”建设大学的组成部分。
年5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三峡大学。
合并组建三峡大学后,目前三峡大学仍为国家水利部与湖北省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人,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来华留学生人;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13个类别、23个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点;设有30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
宜昌对三峡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支持
宜昌市*府出台文件,要求全力支持三峡大学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宜昌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到年,三峡大学综合实力要达到全国前位;工程学、化学2个ESI学科进入前1%行列,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3个学科进入国内学科排名前10或者前20%,机械工程、基础医学(或临床医学)、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进入国内学科排名前20或者前30%;建设3-4个与宜昌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学科,建设与宜昌创新发展结合紧密的国家级实验室3个以上。
文件要求,对三峡大学的财*基本投入增量纳入市财*预算,以年市财*拨款为基数按每年不低于5%的幅度逐年增加。对于省级财*支持三峡大学建设的专项经费,宜昌市财*按照1∶1的比例配套落实。通过科技专项、人才专项等资金渠道,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生物医药、地质灾害、生态水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协同创新实验室建设及高端人才引进。
围绕宜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千亿产业,加大学科规划及专业调整力度,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提升三峡大学在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环保、新材料、现代物流、教育、旅游、卫生等行业的服务能力。
将三峡大学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宜昌市整体发展战略,支持三峡大学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校园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重点支持石墨新材料、水电科学、磁电子、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特色研究院的建设。推进三峡大学与企业、*府合作共建实验室、研究机构等创新平台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示范基地。
加大对三峡大学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支持和鼓励三峡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将三峡大学引进的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纳入宜昌市人才引进计划,纳入全市人才申报范围。引进的杰出人才可以优先入住宜昌市人才公寓,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家属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享受宜昌市有关人才*策。
文件规定,将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原宜昌市卫生学校)的土地预留给三峡大学使用。积极支持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独立办学,在点*区科教城规划预留土地0亩,支持科技学院建设新校区。按照景观校园、宁静校园、平安校园的目标,对大学路进行管理、规划和建设。
宜昌的旅游景点
宜昌市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襄阳
襄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中国书法名城”。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
襄阳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这里是炎帝神农氏、汉水女神等神话传说的重要发源地和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城西的隆中山为“三顾茅庐”、“隆中对”的发生地,现有三顾堂、武侯祠、卧龙深处、抱膝亭、草庐寺、小虹桥、老龙洞、躬耕田、广德寺、米公祠、习家池、绿影壁、檀溪、鹿门寺、李曾伯纪功铭等胜迹。
襄阳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汽车工业基地,鄂西北城市带中心城市。是中央、省属三线*工企事业集中的城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武汉市,居全省第二位。
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了襄阳今后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汉江生态经济带,既要讲生态,又要讲经济。在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襄阳应当出台配套措施,设立定价机制,让绿色值钱,努力由原三线工业城市,成长为新时代绿色发展一线城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建议,襄阳可以开发以绿色发展为标的物的金融产品,率先进行试点。
襄阳的高校
年创办襄阳师范专科学校;
年3月,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
年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
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
截止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9千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千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9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9亿元,纸质藏书万册,电子图书GB,各类实验室50个,多媒体教室个,校内外实训基地个。学校拥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余人。
襄阳的风景名胜
襄阳主要旅游景点:隆中风景名胜区(AAAA)、襄阳城、仲宣楼、米公祠(AAA级)、广德寺、湖北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习家池、湖北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襄阳王府(A级)、五道峡风景区(AA级)、襄阳北街、昭明台、凤凰温泉旅游区(AAAA级)、*家湾、鱼泉河漂流、五山堰河乡村旅游区(AAA级)、南河小三峡风景区、白水寺风景区(AA级)、熊河风景区(AA级)、襄阳唐城影视基地(AAAA级)、九道河漂流、承恩寺、龙王峡漂流、湖北白竹园寺国家森林公园、张自忠将*纪念馆(A级)、唐梓山、薤山旅游度假区(AAA级)、野花谷自然风景区、水镜庄(AAA级)、香水河风景区(A级)、汤池峡温泉(AA级)、中华紫薇园、汉城影视基地、九连墩战国古墓、青龙山熊河风景区、老河口百花山森林公园。
主要景点
古隆中
隆中也称古隆中,是湖北十佳景区,也是襄阳市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距襄阳城西约20里。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重修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观星台、棋盘石等众多景点。
仲宣楼
仲宣楼是为纪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整个仲宣楼高17米,总面积平方米,悬挂沈鹏等名家题写的“仲宣楼”等8幅匾联。楼内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可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楼三大部分。
夫人城
东晋时梁州刺史朱序镇襄阳时,前秦苻丕来攻,序母韩夫人登城巡视,见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领女婢及城内妇女于此斜筑新城一段,后此角果被攻破,幸赖新筑之城垣,方击退攻城之敌,因称此段城垣为夫人城。明初在此扩建子城。长24.6米,宽23.4米,上嵌石匾,镌“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数通,其中同治年间(~)树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字样。
鹿门寺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鹿门寺位于襄阳城南约15千米处东津镇鹿门山,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是汉唐以来的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称鹿门庙。西晋改名为万寿禅寺,唐复名鹿门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明景泰年间(~年),在此建“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纪念。明末毁于火,清初以来,屡有修废。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
昭明台
昭明台又名山南东道楼,位于襄阳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青砖筑台,中以条石拱砌洞,洞高4.5米,宽3.5米,台上建5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楼,高约15米,东西各建横屋4间,西南有鼓楼、钟楼各一,。
古城墙
襄阳城墙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境内,起初筑于汉初,略呈正方形。城垣周长7.6千米,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