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余姗,是毕节市赫章县白果街道扶贫工作站的负责人。
年,因新田村村级班子没有配齐,工作力量薄弱,工作相对滞后,我便主动请缨,既任扶贫工作站负责人,又任新田村*支部书记。同年,虽然我有机会到离家更近的、条件更好的街道工作,但我心里放不下白果街道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几个村,更放不下贫困群众,选择了留在白果街道,继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在担任扶贫工作站负责人期间,我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困难解决后,我收获了群众的信任与真心。
我耐心向村民讲解*策,帮助朝阳村陆家院组村民李楚香落实了养牛项目,获得项目直补资金元,青贮饲料5吨,还帮助其申请得到了棉被、碗柜、衣柜等生活物资和元外出务工补贴。石板河村川沟组*佑明已70多岁,摔伤骨折后不能下床,我了解到情况后,当即拿出了身上仅有的元现金作为慰问金给他,又向县残联争取到了一辆轮椅,在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下,*佑明的病情逐渐好转。犀牛塘村竹林组的留守儿童彭朴群,父母离异,父亲和继母均外出务工,只有三兄妹在家,其哥哥智残,彭朴群在一次在做饭过程中不慎烫伤了脚,我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此事后,立即为她买来了烫伤膏、双氧水、棉签等药物,帮助她恢复。……我的微小力量如果能改善贫困村民的生活现状,对我而言就是莫大的幸福。 在担任新田村*支部书记后,在做好推进全街道脱贫攻坚业务工作的同时,我利用夜间和双休日,深入到村开展遍访。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对还未脱贫的15户38人进行逐一研判。认真思考新田村的短板在哪里?出路在哪里?群众期盼是什么?
到村后我立足村情实际,切实谋划产业,共发展蔬菜亩,红花亩,精品水果亩。建成了村社一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覆盖了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人,群众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年,我获得了“全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员”的称号,这是对我的鼓励,也更让我明白了一名*员的责任与担当。有幸能陪伴白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何涛
见习编辑周睿
编审杨仪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