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汲古”话洹园
王汝海
洹园,全称洹水公园。进得园门,但见一廊,匾曰:“临川汲古”。读懂这块匾,也就找到了解读洹园文化意蕴的钥匙。
洹园临川汲古
总体说来,洹园的“古”,集中体现在洹园的设计是以洹河的郭家湾河段为依托,采取了“侨置景观”的造园方法。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类:
许有壬圭塘别墅浮雕
一是源于元代名臣许有壬圭塘别墅的景点。
据清乾隆三年陈锡辂所修《安阳县志》记载:“圭塘在县西孙平村”。这个孙平村,在宋代有小孙平与大孙平之分,元代总称孙平村,明同元,清代康熙年间仍叫孙平村。及至民国,有孙平乡而无孙平村,辖核桃树、白果树、石奶奶庙、三家庄四村。今核桃树、白果树、石奶奶庙并入刘家庄,故知孙平村当在刘家庄、三家庄一带。至于郭家湾村,始见于文字记载,则是同一部县志即清乾隆三年的《安阳县志》,时属西北乡王度村统管。故而可知,三面环绕郭家湾村的洹河湾绝对不是许有壬别墅中的圭塘。
洹园圭塘桥
洹园圭塘桥“谭魁梧”碑
又据欧阳玄《圭塘记》记载:塘中有“双洲对峙,中为小桥,穹然子午相贯”,“又中折而东”,与双莲亭相连。但是,玄《记》所言圭塘之桥并无“圭塘”的专名。今日所见洹园主桥是在原郭家湾漫水石桥之上新建的,桥西有清代道光三年的残碑(功德碑),正面刻“谭魁梧”三字;背面镌有题曰《补修圭塘桥记》的碑文。文字漫灭殆尽,略知该桥系谭魁梧补修。然而,普通百姓径称“郭家湾桥”。由此可知,“圭塘桥”一名系借名,新桥沿用谭老先生的命名,取其典雅而已。究其实,无论郭家湾的老漫水桥还是现今洹园的高架多孔式新桥,都不具备原许氏圭塘中连接两洲一亭的小桥的风味。
洹园“孤屿”
还有,洹园主湖湖心特留一小岛,曰“孤屿”,也系从许氏“圭塘”别墅中借来的景名。
洹园钓台
洹园宿云阁
洹园会盟亭
二是源于安阳古代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分而言之:位于圭塘桥北、荷塘东岸的“钓台”,是借了袁世凯养寿园的景名。碑下赑屃,原是养寿园遗物,要说古,这是洹园中唯一的一件历史文物。园中山体,东端最高处建有“拜相台”,台上有阁名“宿云”,“高阁宿云”的景区名即由此得来;西端建有“会盟亭”,有山道与会盟亭相连。考其名源,前者与苏秦有关,据说遗址在西郊的柴库村;后者“在府城北洹水之上,楚项羽与章邯会盟于此,后人置亭表其处”(见《县志》),但古亭早废,不知其具体地点。
洹园幽谷烟竹
洹园小竹里馆
三是借用古代名人居所的建筑名称。
位于山南坡的“幽谷烟竹”景区中,有竹篱围成的小院,内建一馆,匾额题名曰“小竹里馆”。唐代诗人王维在陕西蓝田有辋川别墅,竹里馆为其中一景,并有《竹里馆》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烟竹深处的竹里馆冠以“小”字,明确表明是借名而非王维辋川之竹里馆也。
此外,洹园的“古”还表现在某些景观名称能从历史深处找到它们的来源。
洹园振衣亭
例如建于“荷塘听香”景区的“振衣亭”。楚人悼念屈原的《渔父》记写屈原遭遇放逐之后与渔父的一次对话,屈原回答渔父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不以为然,划船离去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大约就是“振衣”一词见诸古代文献的较早出处。时至晋代,大诗人左思在其《咏史》诗第五首中高唱:“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其中所言“振衣”,与《楚辞·渔父》中“新浴者必振衣”的“振衣”具有同样的含义,即洁身自好,不屑于世俗的污泥浊水中沉浮。
洹园星岛鱼乐
次如“星岛鱼乐”。称“星岛”固然是因为三岛以拱桥相连,类似夜空相连的三星,但“鱼乐”却大有来头。《庄子·秋水》篇中有一段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上(即濠水桥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鱼乐?’”据此,后世常用此典来比喻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洹园平台隐秀
再如洹园东南角的“平台隐秀”。景点主体建筑由涵洞与洞上平台构成,而名称则系借鉴无锡鼋头渚名胜“充山隐秀”而来。“隐秀”的意思是幽静。如南朝文学家颜延之《颜府君家传铭》曰:“青州隐秀,爰始贞居。”台下涵洞上书“曾通燕赵”四字,表明此处曾是古官道上通往燕赵之地即今河北省的一个途经之处。清人刘景耀《安阳桥》(即鲸背桥)诗云:“人疑风雨能通赵,谁识舟车可入燕”,“曾通燕赵”之名,即截取刘诗之句、借鉴其意境而来。有人撰文解之曰:“涵洞南口上方用篆书写的‘曾通燕赵’四个大字,这是古官道留下的唯一标志。”试问,倘系古官道留下的“唯一标志”,何须加上一个“曾”字呢?百姓不知,文献不载,明明是园林设计时所拟,却臆断为古官道所留,谬之亦远矣。
行文至此,仍回到“临川汲古”,补述一下这个景观名称的来历。
东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有“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成语,说的是独具慧眼的人看山崖,能发现未经琢磨的玉石;靠近河川,便能知道水里有珍珠。比喻善于识才辨才的人在贤能之人尚未崭露头角之时便能够敏锐洞察。“临川汲古”即活用“临川知珠”而得;源远流长的安阳古代文化非常丰富,不仅需要我们认知它,更需要认真汲取,使之为安阳的新文化建设服务。
文字:王汝海图片:求是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王汝海,年生,河南安阳人。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大)中文系。历任中学、中师、成人高校教师,副教授职称。退休后注名于安阳师院离退休干部之列。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随笔、语文专业类论文。晚年写作较杂,被戏称为“杂家”。
文章来自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