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故宫“相识”多年后,不禁由衷地感叹故宫的美真是多姿多彩。红墙*瓦下的宫殿古建是一种沉淀几百年的含蓄之美,需要大家像品茗茶香一样静静地去感受。而一年四季的生态之美则是灵性的动态之美,无论是花朝时节,你方开罢我登场的大型竞艳现场,还是细雨初雪,绵绵柔情下的北平情怀再现,都令天南海北的游客百看不厌。明明宫殿没有变,却次次都有初遇之感。当下时节的故宫值得去吗?当然!听说最近故宫“闯祸”了,它一不小心打散了秋天的调色盘,让多彩的植物邂逅了故宫的*瓦红墙,正上演着一场秋日大戏,令每一位进宫观看的人都大呼过瘾,并由衷的感叹故宫的秋天请再慢一点。
(图片来源丨微博
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丨微博
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丨微博
故宫博物院)而在众多植物当中有一个“闯祸精”,它就是银杏。银杏不仅是一个颇具观赏价值的植物,它的背后还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与故宫的整体基调也十分契合。
在古代最早将银杏写入诗歌的是沈佺期,在他的《夜宿七盘岭》中就写道:“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盘山的西面高枕而卧。拂晓的残月很近地挨着窗子,天上的银河向西低垂,仿佛要从门户中流入。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银杏树一片翠绿,凄清的夜里,传来了子规的哀啼。我孤身在外,无依无靠,空自留在这里听那子规的凄鸣,褒城里传来公鸡报晓之声。
沈佺期历任武则天朝的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员外郎,到中宗继位后,因陷附权贵张易之,被流放欢州。这首诗就创作于他流放的途中。在“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两句中,诗人用平仲(银杏的别称)来表达自己清白高洁的品格。用银杏来寄托,是因为银杏的果核是洁白的。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就写道,“白果,鸭脚子。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通过这段描述我们还可以知道,银杏在古代还被称作“鸭脚”和“白果”。
(图片来源丨微博
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丨微博
故宫博物院)(图片来源丨微博
故宫博物院)如果说第一个发现银杏文化之美的是沈佺期,那么将这个美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她在《瑞鹧鸪双银杏》词中写道,“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擎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风度韵致,仪态雍容,看起来并不十分奢侈华丽,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还是显得逊色几分。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是谁将这并蒂连理果双双摘下?恰似那酒醉之后的唐明皇与太真贵妃相拥相依。居士擘开连理果,情真意切,两人分享,品尝风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词人看似在写双银杏,实则暗喻自己与丈夫赵明诚。首两句“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写银杏的典雅大方、朴实无华,甚至连甘桔也要逊色三分。三、四句“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写银杏的坚贞高洁,虽落魄于江湖,却依然玉骨冰肌。
而“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两句则是以并蒂连枝和唐明皇醉倚杨贵妃共赏牡丹作比,写出了双银杏互相依偎的情态,最后两句“居士擎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以银杏果仁的清新甜美来比喻夫妻心意相通,永葆爱情清新甜蜜的美德。这首词可以说是由内到外将银杏的所有文化内涵剖析了个遍,十分全面。
(图片来源丨微博
故宫博物院)除此之外,银杏还兼具“鹅毛”的品质,是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象征。欧阳修在《梅圣俞寄银杏》中就写道,“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诗中的鸭脚就是银杏,作者将银杏与礼轻情意重的鹅毛同比,表达对亲友的深刻关切之情。
银杏背后的文化之美使其更加地丰满,当我们再进宫欣赏银杏时,颇具文化底蕴的银杏不再是一个只会调皮捣蛋的“闯祸精”,而是蜕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画家,它用自己独特的见地绘出了一幅别致的故宫秋日美景图!
如果你想进宫看一看,那么我建议你去延禧宫、弘义阁和慈宁宫花园等地,这些景点附近有多株古老的银杏树,正期待着与你有一场美丽的邂逅!
注:更多故宫秋日美图可以前去故宫博物院微博观赏!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需转载文章或有任何问题,请联系说明,转载文章需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