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企业管理中的弟子规
TUhjnbcbe - 2020/6/30 11:35:00

企业管理中的弟子规


当前位置:    正文


企业管理中的弟子规


发布日期: 来源:新财经 浏览次数:407


商海沉浮,惊涛有之,暗礁有之。


大浪淘尽,悲喜自知,冷暖自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乘坐的是 诺亚方舟 ,可于长风骇浪之上弄潮。诚如每一个员工都期望所在的企业能无坚不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激烈的市场暗战中,支撑任何一家企业岿然不动的根本因素则是管理。一个管理良善的企业,在时间的积淀下,名誉、效益自然接踵而至。那么,如何成就一个管理得好的企业呢?


目前,市场上企业管理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管理模式也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流水的模式,铁打的员工。任何企业管理的改革实质上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因此,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人的塑造,包括人的品格、人际关系的处理。《弟子规》的宗旨就是以德育来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学会为人处世。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其文以孝悌、仁爱、勤谨、信义为核心,列举出子女或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行为规范。《弟子规》总被定位为儿童读物,暂且不论其定位。当人类从蛮荒的原野中匍匐而出,每一个人都是在不断重新塑造的过程中蜕变。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因复杂的不可抗力因素,逐渐地被动或主动丢失一些品格,又重新接纳一些。然而,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对世界的索取不再能被简单地满足,开始对外物无休止的追逐。名誉、金钱、权利好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 必需品 ,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似乎成为社会的一种 常态 。人类逐渐偏离了最原初的天性,并渐行渐远。在企业中,也不外如是。因此,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重拾遗失的美好品格。


为员工补 情


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商人。 李嘉诚如是说。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野中,人性假设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对 自利心 的描述奠定了


经济人 的假设,即人是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工作的。但实际上,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人们在工作中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每一个 经济人 的前提都是 社会人 。但由于物欲的膨胀,大多数的企业中,往往夸大 经济人 的特质,而慢慢丢失做为 社会人 的品格。《弟子规》恰好可以为员工补 情 ,使员工成为有理性,且有人情味的 知书达理 的员工。


《弟子规》以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开篇,奠定了人的情感基调 感恩、诚信、仁爱。


首先,在儒家那里,德行的根本在孝道。 首孝悌 ,古人云 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 。人立于世的根


本在于父母,我们必须感恩。这样在进入社会企业后,才会更加勤勉工作,爱企敬业,因为企业就如同父母,给予你事业生命。其次, 事非已,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做人以信为本。我们讲一诺千金,承诺所载动的是人性的重量。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交换之上,以诚信为基础的。诚信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可塑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带动经济效益。最后, 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 ,仁爱是企业的向心力。人和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人和的支点就是仁爱。没有比仁爱更能征服人心,凝聚人力了。


1

1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管理中的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