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5月14日讯(记者张云龙)湖南中山纪念堂、海员俱乐部、苏州会馆、鸿记钱庄......这些存在于老长沙记忆中的历史建筑,一幢幢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5月12日,一场由中南大学乡庐工作坊主办的对话会在中南大学展开,我省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刘叔华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讲述保护长沙历史建筑和古老街巷的点点滴滴,并呼吁在新一轮新村振兴中,要吸取和借鉴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好地研究保护传统村落的人文传承和历史建筑。
刘叔华,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湖南省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湖南省建筑师学会理事、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组专家,曾参与天心阁、太平街、都正街、化龙池巷、天心街、白果园巷、东沙井、老龙井等历史遗迹、历史街巷的保护修复工作。
刘叔华从分享近三十年间他自身所亲历的长沙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保护案例和长沙古建筑的变迁案例开始,细数一座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被拆毁的历史地标建筑。看着屏幕上一幢幢现在仅存在于照片中的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现场观众不由得连连惋惜,“它们的消失,留给了城市无法追回的历史遗憾。”
乡庐对话会活动现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重视。”刘叔华继续讲述他作为专家组成员负责的冯家湾、福德里等4处历史旧宅和化龙池、天心街、白果街等3条街巷的修复保护经历,以及他所参与的太平街、都正街、东沙井、老龙井等历史街巷、历史遗迹的修复工作。
刘叔华在指导化龙池巷修复工作时,现场在烟盒背面手绘的草图
“在对历史街巷、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中,我们走了很多弯路,付出了很多代价,这些年我一直在做检讨。”刘叔华总结了自己的心得,“我们做修复保护,不能只是从建筑的外壳、外形、布景着手,更多的要有原生居民生活的场景,赋予建筑以生命。”
刘叔华建议规划者们多听取居民的意见,切记不能由建筑师来设想居民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建筑师既要学会用专业的语言“说话”,还要吸收民众的生活语言和官方的规划语言,并将这三种语言融合到实际的建筑设计、施工中去。
保护历史建筑,乡村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最后谈及现存在于乡村的自然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时,刘叔华坦言这是一项艰难的工程,建议要做好建筑的活化工作,从而推动农村历史人文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彰显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特色。
[责编:张云龙]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