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银杏是迷人秋色中绝对的C位!层林尽染,涂遍闹市,不同于其他姹紫嫣红的植物,银杏只用一种金黄,就把秋日的浪漫渲染到了极致。
被喻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虽是街头巷尾的常客,但关于她3亿多年的生存历史和如今中国遍地的翩跹姿态,你又知多少呢?
正值限定秋色上线
让我们一起
开启这趟金色时间之旅
打卡全国各地赏秋图鉴
01
一眼万年出道即巅峰
年8月,美国用一枚原子弹摧毁了日本广岛,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事后,人们对核爆中心附近的树木进行调查,竟惊奇地发现银杏树是经历了核爆洗礼后最先恢复萌芽的植物,至今仍然枝繁叶茂。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银杏树
作为第四纪冰川运动所遗留下来的最古老裸子植物,早在3.4亿年前就已生长在原始莽荒的土地上,万年前灭绝的恐龙也只能算得上是它的晚辈。
之后漫长的时光里,冰川运动带来的气候剧变、海陆变迁,让曾经遍布全球的银杏辉煌不再,遭受了几乎灭绝式危机。不幸中的万幸是,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受冰川侵蚀影响较小,使银杏得以遗存。
浙江西天目山、川鄂交界处的神农架地区以及大别山深处,尚残存世界上仅剩的少量野生银杏,图片来源:PIE-EngineServer
千百万年的地球历史匆匆翻了过去,与恐龙同时代繁荣的银杏仍生活在今日大地上。没有任何近亲和远亲,且唯一原产地即是中国,使得为银杏建立遗传数据库的重任落在了我国科学家的肩上。
银杏种群动态历史,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银杏古老基因存在于中国东部、西南、南部这三个避难所(基于PIE-EngineStudio制图)
作为绿化树首选的银杏,能够成为小区、公园大规模绿化带的寻常身影,有赖于扦插得幼苗这种类似克隆的繁衍方式。但在技术不成熟的过去,采取实生苗进行栽培,生长周期长达二十几年,是名副其实爷爷种树孙子摘果的“公孙树”。
02
中华瑰宝大放异彩
作为裸子植物四大类群之一的银杏,也拥有裸子植物的独特优势:活得长。世界上最长寿的银杏就是山东莒县浮莱山定林寺的一棵,五千多年的历史,与中华同岁,相传是周公所植。
散布在中国大地上的,寿命数百上千年的银杏树比比皆是。
“网红”爆炸树:西安古观音禅寺千年银杏树,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此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使得银杏在汉末三国时,就已盛植于江南一带,之后历代广植全国各地。6世纪,随佛教引种至日本,其神社寺院广植银杏。8世纪,又传到朝鲜,至今江原道还能见到60多米高的古树。17世纪末,跨越山海,银杏遍及北半球。
18世纪后半叶,银杏从日韩引入荷兰、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国家,常引雄株作为行道树(基于PIE-EngineStudio制图)
“家中有银杏,人活百岁多”是民间自古就有的说法。当顽强长寿的银杏遇到了人类,尤其是最会吃的中国人,酸臭的银杏果(白果)也能成为八大菜系的上乘原料。
四川名菜白果炖鸡,“青城山四绝”之一。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银杏确有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等功效。从食用进一步升级为药用,银杏叶提取物在全球药剂市场都有着极好的前景。
我国银杏叶提取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图源:QYResearch
我国银杏资源占全世界的70%,每年出口银杏叶吨以上,而全球每天大概消耗万粒银杏叶制剂。在韩国银杏产业仅次于高丽参,德国的银杏叶制剂被列入其公共医疗体系,中华瑰宝在海外也是大放异彩!
03
灼灼其华银杏画卷
银杏枝干挺拔,叶形美丽奇特,春的青翠、夏的繁茂、秋的金黄、冬的沧桑,这些都组成了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何不抓住最后的赏秋机会,一起徜徉金色的海洋!
云南腾冲银杏村
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固东镇,图源:PIE-EngineServer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六百年的村庄有连片的银杏1万余亩、4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余株,已成为云贵高原最古老、最集中、面积最大的银杏古村落,可以说是“一棵树”燃爆一座城的“金色梦想”。
江苏邳州“银杏时光隧道”
江苏·徐州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图源:PIE-EngineServer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这是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的一条特色乡村公路,西依艾山,东傍沂河,在30万亩银杏森林中自然形成的一条长余米银杏路,披金的“时光隧道”甚是迷人。
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
江苏·泰州市泰兴市宣堡镇,图源:PIE-EngineServer
坐落于被国务院授予“银杏之乡”称号的泰兴市内,拥有15个古银杏群,是国家级古银杏公园,也是全国面积大、数量多、树龄高、林相佳、保护好的古银杏群落。
八都岕银杏长廊
浙江·湖州市长兴县八都岕景区,图源:PIE-EngineServer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条12.5公里长的古银杏长廊,散落着3万株原生野银杏,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树3多株,与翠竹、映山红等植物共同构成错落有致的原生态圣地,坐上景区观光小火车尽享“满山尽带黄金甲”。
参考资料:
[1]国颖.气候变化背景下银杏分布预测及表型性状的环境响应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全成周志炎.渐新世银杏大化石及其古气候和植物地理意义[J].古生物学报,,49(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