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落叶*,杏果叩西窗”一夜信风刮过,温度陡降,深秋的清晨,萧条而又清冷,只有几株菊花在墙角含苞待放。院中的银杏树下,一地形似小扇的*叶和金色的果实,比春杏略小,捡起一颗,拇指食指一捏,挤出一粒微*的核,比开心果大一圈。放太阳下一晒,没多时就会变成雪白的白果。只是,手上那股味实在让人受不了,一般人不喜欢弄。我喜食白果,经常抓一把放到微波炉里烤,只需二三分钟,就听见里面一阵噼啪声。取出,剥开壳,搓开薄衣,热乎乎的淡绿色果肉就进入口中,软糯又不黏牙,微苦中透一股清香。
白果做菜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白果炖甲鱼、白果炖鸡、白果山药木耳炒三鲜……想想美食在舌尖上舞动的滋味,舌底生津。不过,白果虽然好吃,不能过量,医书上有载白果有毒,吃货们可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切不可贪食哦。想到这,心动不如行动,赶忙洗漱一下,套上手套,提一木桶,走到树下,蹲着伸手一粒一粒地捡起,放进桶里。不一会,腿有点麻,腰还酸。急性子的我连忙站起身,跺跺脚,活动一下胳膊,拿起妈妈平时扫院子的扫帚,活脱一个女汉子,左右开弓,呼啦呼啦地把银杏果连同枯叶扫成一个堆,然后拿一个小凳子,坐着慢慢扒着落叶捡拾银杏果。不到一个小时,就满满一桶,到卫生间拿洗衣服的不锈钢大盆,把妈妈捶衣服的木棍也带上,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码头。放好木桶,拿盆兜点水在桶里,用木棍对着银杏果一阵乱捣,不一会儿,果肉和核成功分离,再用大盆舀河水,把浮在上面的果肉漾开,白果都沉淀在木桶下面。刺鼻的气味熏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可为了一饱口腹之欲,忍了。经过几次漂洗,干干净净的白果呈现在眼前,活脱脱挤成一堆小精灵,忙回家平铺在竹匾里,让它们接受阳光的沐浴。脱下手套,闻闻身上的味道,都快要抓狂了,可转念一想,以后若有闲暇时间,邀上好友,泡一壶安吉白茶,烤一碟自己亲手捡拾的白果,捧一本名家新书,坐在竹椅上静静享受冬日暖阳,岂不快哉!不觉一丝笑意让嘴角上扬,心儿也跟着飞扬起来。
主办:《高邮网》文艺频道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