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果桑白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TUhjnbcbe - 2021/6/10 21:34:00

有朋友询问果桑病害,并发来图片,经交流确认为果桑菌核病。

果桑白果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是桑菌核病的俗称,在国内果桑种植区均有发生,发病率高达30%-90%,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桑果颗粒无收,其病原孢子随气流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侵染雌花、青果及早生桑的新梢和嫩芽,主要是侵染雌花,侵入雌花后,果肉肿胀,呈乳白色会灰褐色,捻破后可闻到腐烂臭气。一旦发病防控难度加大。

一、种类和病原菌

目前关于果桑白果病研究报道的病原真菌有4种,而较为常见的病原主要有桑实杯盘菌、肉阜状杯盘菌、桑椹核地杖菌3种,分别引起不同类型的白果病。

1、桑葚肥大性菌核病

又名肿果病,其病原菌为桑实杯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科杯盘菌属。发病时,桑葚由紫红色变成白色或灰白色,花被显著增大,落地后部分花被成黑色菌核。菌核大小不一,呈瘤状突起,表面有长有子囊盘,子囊盘呈碗形或漏斗形。病原菌菌丝侵蚀子房,形成分生孢子梗,呈葡萄形。

2、桑椹小粒性菌核病

又名爆米花病,其病原菌为肉阜状杯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科杯盘菌属。发病时,桑椹由紫红色变成灰白色。症状类似肿果病,但是只有患病的小果出现膨大症状。病小果花被肥厚、膨大,子房产生黑色菌核,呈圆形小块,表面平。菌核能够生出子囊盘,呈碗形。

3、桑椹缩小型菌核病

其病原菌为桑椹核地杖菌,属蜡钉菌目地舌菌科核地杖菌属。发病时,桑椹由紫红色变成灰白色,整体缩小,质地变坚硬,花被外生细微皱缩,并散生微细褐色斑点。病椹落地后,形成黑色菌核,质地坚硬。菌核抽生出子囊盘,子囊呈棍棒状。

二、发病规律

菌核病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4月,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抽生出子囊盘,放射出大量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到桑树上。先侵染已经衰败的花器,逐渐向健康组织发展,成为该病的初侵和再次侵染。病椹落地,成为下一年的病源。

病菌属于低温性,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孢子萌发适温5~10℃,菌丝生长适温20℃,菌核萌发适温15℃,超过50℃5分钟即死亡。田间菌核在夏季浸水3~4个月后死亡,但在旱田的地面上能存活2~3年。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要求较高湿度。

春季温暖、多雨、土壤潮湿利于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多,病害重。桑树开花期如遇有3天以上连阴雨或低温侵袭,就有可能爆发桑椹菌核病。通风透光差、低洼多湿的地块,花果多、树龄老的桑树发病重。不同的果桑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在桑椹的生长期内,分生孢子可多次侵染桑椹,于桑椹成熟期出现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地清除发病的果实,会导致来年的大发病,且在桑树的整个生长期均能感染病原菌。

三、综合防控措施

1、做好清园工作

冬季及时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冬末春初及时剪除病弱枝,确保通风透光,杀灭病原菌,减少果实染病机会。萌芽前7~10天,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树体和地面全面进行清园。

2、健体栽培

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增加磷、钾肥,保证树体健壮;起垄栽培,做好田间排水工作;合理密度,减少枝量,做到通风有光。

3、及时喷药防控

在桑椹始花期开始喷药,连喷3次,每次间隔约5~7天。可用以下药剂之一,已经发生园片,在摘除发病果、叶的基础上全园喷洒杀菌剂,并注意采前20天停止用药。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倍液;

40%菌核净可湿粉剂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倍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果桑白果病的发生与防治